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报告 > 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最近,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我们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先后深入扶风、眉县和陇县的8个镇11个村,对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涌现出一批建设水平高、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示范镇、示范村。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示范市创建,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xxxx2年是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年。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都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整治重点,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示范村、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动劲大、起步好,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今年3月底,市政府在眉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各级政府都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环保、财政、规划、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8个市级部门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发了《xxxx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整治内容、责任分工、考核验收、保障措施等。市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强化工作措施,主动参与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为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县区都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构,结合镇村建设规划,制订农村综合整治方案,逐级分解下达整治任务,并召开部门和镇、村、组四级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单位包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在全市迅速掀起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热潮。眉县31名县级领导包抓8个镇和31个重点村,县级部门、事业单位包抓123个行政村,551名科级干部包抓881个村民小组,一包五年不变,每周至少2次深入村组指导工作开展帮扶,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联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格局。  2、环境整治重点突出。按照市上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县区普遍从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这一突出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等为重点的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村庄道路两旁和村民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合理布局村组柴草堆放点,建设村级简易垃圾填埋点,重点解决垃圾乱倒、垃圾围村,污水乱流、恶臭难闻,柴草粪(土)堆和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挤占道路、妨碍人畜行等突出问题,大部分村组基本实现了村庄内外干净清洁。为了保持村庄干净卫生,按照每50户一名保洁员、每10户一个垃圾桶、每组一个垃圾收集车、每村一个简易垃圾填埋点的标准设置村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和处置体系,初步形成了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护机制。各县区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卫生户厕改造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及时清理村庄渠道污染物,保持生活污水排污畅通,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污染明显降低,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市水利局针对夏灌后各级渠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及秋田秸杆乱堆乱放等问题,认真开展农村水利工程“三修一绿化”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下半年累计完成整修渠道5410公里,清淤227万立方米,栽植经果林2.15万亩,绿化渠道386公里,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扶风县按照“五有”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县168个村1141个村民小组,共确定柴草堆放点1123个,建设垃圾台696个,垃圾填埋场点219个,结合一事一议落实农村环卫人员1383名,建成沼气池式厕所9962座,双瓮漏斗式厕所4000多座,水冲式厕所2633座,受益群众达8.5万人。调研中还了解到,有的村对农户实行门前三包和村庄环境卫生轮流打扫制度,定期进行评比,发放流动红旗,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方式。  3、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各县区都把村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力支撑,在完善规划的前提下,综合运用重点镇建设、农田水利、村庄道路、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工程建设手段,全力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据统计,2009年以来,我市省级重点镇建设项目71个全部开工,累计投资17.91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9252户,累计投资15.9亿元;建设村组道路570多公里,累计投资1.46亿元。同时,抢抓国家实施各项农村民生工程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支持。去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紧紧抓住中省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历史机遇,通过积极争取,使我市11个县区的28个镇列入省连片整治范围,落实项目26个,到位资金1270万元;今年又将9个县区的46个镇421个村列入连片整治范围,争取资金4485万元,数量位列全省之首。全力推进各类项目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4、综合整治亮点纷呈。在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各级政府普遍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做法,优先把铁路、主干公路沿线、县城周边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的村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村,从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美化亮化、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污染治理水平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着力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亮点,建成了一批居住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各项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陇县结合生态县创建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列入生态村创建范围,加快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设步伐。调研中还看到,有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已经先行一步,建起了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眉县首善镇葫芦峪等四个村,通过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沉淀、统一管网收集、雨污格栅分流、厌氧综合处理、人工湿地过滤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活垃圾沤肥还田、可回收资源利用、有毒有害定点处置设施,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基本实现了“清洁家院、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的目标。类似的示范村各县区都有,这类村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既圆了广大村民美好家院的建设梦,也为其它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5、检查考核保障有力。为了确保三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巩固综合整治成果,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今年3月以来,市政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落实考核奖惩、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生态镇村创建申报管理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措施,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县区镇村,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市环保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抽调业务人员深入村组,现场调查了解存在问题,面对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县区普遍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镇村、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工作考核范畴,采取定期检查、定期督办、定期通报等方式,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眉县在制定完善庭院门前“三包”、环卫设施管理、村民文明公约等9个方面管理办法的同时,坚持对整治工作“三天一检查、五天一督办、一周一通报、一月召开一次现场会”,并对镇村部门单位和个人实行奖罚分明的督促措施,在整治一线提拔使用科级干部3名,对工作滞后、环境脏乱差的村组和包抓单位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由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约谈,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累计投资3.5亿元,投工投劳40万人次,清理“三堆”5万多个,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整体有了明显改善,整治工作成效初步显现出来。相信通过三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全市将呈现出更加干净美丽的农村家园。  二、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除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眉县实现整体推进效果明显外,其他县区除少数示范镇村情况较好外,大多数镇村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整体效果还不明显,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  1、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还没有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农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面对综合整治,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村级班子薄弱的村综合整治工作难度大,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不够。有的干部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综合整治就是突击打扫环境卫生,缺少从长远考虑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致使农村一些地方综合整治反复抓、脏乱差不断反弹的现象。由于对广大村民的宣传教育不够,不少村民对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并不十分清楚,主动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自觉改变传统陋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村民的主体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工作上存在上面紧、下面松的现象。  2、综合整治参差不齐。从综合整治的效果来看,除眉县综合整治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效果明显外,其他县区相比较,川原县区好于山区县,铁路、公路干线沿线镇村好于偏远镇村,经济条件和群众基础好的村好于其它村。从整治工作来看,不少县区和镇村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整治、轻管理,普遍重视短期突击整治,轻长期管护机制建立,一些已经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成为“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农村脏乱差时有反弹现象;重外观建设、轻内部整治,外观建设整齐、表面靓丽,村内墙内面貌依旧,存在遮丑现象;重局部整治、轻全面治理,铁路、公路主干线沿线和重点示范镇村推进力度大,其它镇村动劲不大,不少村连“清三堆”、“治三乱”都没有做到位,更谈不上精细化治理。镇村垃圾收集填埋场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农村大多数村生活污水处理尚处空白,只有极少数村实现统一管网收集设施处理。  3、整治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就拿一般村组道路硬化、绿化、文化墙建设几项来说,一个村就需要投入几十万元,一个县就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如果再加上环卫设施的添置更新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人员工资等经常性支出,对大多数县区财政和缺乏经济支撑的镇村来说,困难巨大,如果没有中、省、市项目和资金支持,无疑将影响今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开展。  4、村级债务负担较重。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尤其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村级债务负担也呈上升态势。从这次调研的11个村来看,其中有9个村都有债务,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村级债务除少部分是农村税费改革前的遗留债务外,大部分是近几年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新债务。大多数村缺乏集体经济和收入来源,没有偿还能力,负担加重。调研中还发现存在盲目攀比现象,县区镇村之间相互参观学习交流,比学赶超精神难能可贵,但也有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自然条件搞整治建设,如人为追求绿化树木名贵化、文化墙绘制专业化、广场景观大型化等,脱离了农家、民俗特点,增加村组和群众负担。  三、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区镇村干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农村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确保三年综合整治目标如期实现,努力打造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要切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细致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使美丽xxxx、美丽家园建设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综合整治的主体作用。要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加农村环境整治和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全方位参与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格局。
好党课网提供202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报告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