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前瞻 2025民生热点抢先看
3月4日,2025年全国两会启幕。新的一年,如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离不开代表委员们贴近百姓生活的建言献策。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用平凡接地气的言语,覆盖了“上有老、下有小,中有中青年”的民生关切,阐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进一步围绕就业、教育、养老等紧密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带来了建议提案,力促民生保障有力度、见温度。前言导读
目 录
稳就业 如何让更多人端上“饭碗”
稳就业:如何让更多人端上“饭碗”” 然而,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达到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且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还面临着人工智能替代等新挑战。 “就业是安家立业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黄征学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就业仍被放在优先位置。其中,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化解全年就业压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面对老问题与新冲击交织,力促稳就业持续加力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关注重点。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永远牵动人心。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升级为“1200万人以上”,最终完成1256万人,成绩斐然。
在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促进就业有关政策措施被重点提及。会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包括实施就业支持计划,今年将落实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提升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和劳务报酬发放规模。稳就业:如何让更多人端上“饭碗””
稳就业:如何让更多人端上“饭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 黄征学促就业政策在具体执行层面又该如何发力?显然需要更多紧密结合市场和地方实际的建言献策,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支持计划怎样强化市场对接、如何进一步有效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继续强调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等。 “找准发力点,深耕促进就业工作机制,有助于持续完善从国家到地方协调、有序的人才和市场供需平衡,循序渐进地消除结构性就业矛盾。”促就业政策
优教育 怎样持续破解“教育焦虑”
优教育:怎样持续破解“教育焦虑” “近年来,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可见成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遵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学阶内加码投入,落实了免费义务教育,建成了涵盖“奖、贷、助、补、减”等多项措施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改革上明确了“双一流”国家战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地位等,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路径上不断前行。 在吴遵民看来,教育事业发展要符合人民对教育发展的预期,需要不断结合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既定教育方针,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教育是国之大计。我国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不少成效,但“教育内卷”“中考分流焦虑”“职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优教育:怎样持续破解“教育焦虑”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在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主要目标的同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其中,明确了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重点任务。
优教育:怎样持续破解“教育焦虑”未来十年教育方针已定,接下来如何确保教育政策贯彻按部就班、规行矩步? 1月9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今年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把县中振兴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有序探索中考改革,统筹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和校外治理水平,保障好特殊群体。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优教育:怎样持续破解“教育焦虑”实际上,地方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比如,广东在1月份提出今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惠及残疾学生超7.6万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汇集各地实践和努力、经验和智慧。”吴遵民认为,比如,更加有效地通过加强师资交流、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等措施,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暖养老 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
暖养老: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 一直以来,实现按需服务和更高品质养老都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透露,2024年,民政部共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313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174件,主要涉及老龄养老、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等方面,都已经按时办结。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顺应老龄化社会推动老龄工作,增进民生福祉和群众获得感,离不开更多接地气的代表委员们的针对性建言献策。截至2024年,我国老年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是老年人的期盼,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暖养老: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理事刘广君表示,实现“老有所养”需要充分顺应银发经济发展规律,提供必要的、符合市场预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但实现“老有优养”则需要在个人养老金、保险制度上做好文章,同时,充分挖掘庞大的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在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等“细枝末节”上做好政策、制度设计和支持工作,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就是要结合国情和民之所想、所需才能落地见效。”此外,刘广君认为,“老有优养”不是单独和割裂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医疗保障、居民增收以及“住有所居”等强化民生保障的系列举措综合考量,统筹推进加以落实。
结语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民生工作永无止境,新的一年力促民生保障更有力度与温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也将是贯穿全年的核心命题。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将带着百姓的期盼,围绕民生保障各方面问题深入探讨,为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两会前瞻 2025民生热点抢先看
标签:简洁风2025两会前瞻民生热点抢先看PPT党课课件
- 编号 12267922
- 大小 14.4 MB
- 页数 共17页
- 软件 PowerPoint/WPS 查看教程
按
+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此作品是由好党课网签约设计师设计上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请勿作他用。人物肖像,字体及音频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
好党课网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29633930@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