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计划方案 > 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和省、市、县各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和文件精神,结合路口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县委“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主线,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奋力争当富北排头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强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二、组织领导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吴昊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志仁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各村(社区)和相关站办所为成员单位,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杨进昌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发展办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按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明确各村(社区)、各单位每年要向党委政府报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和主要职责来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三、目标任务2018年初步搭建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出台总体规划,部署实施一批重大行动和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布局趋于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四、工作重点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工程。(责任领导:刘子仁、杨进昌)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强化“两廊三带”建设,加快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精心打造以鑫广安、哲农科技、蓝莓基地为龙头的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企业,以上杉御枣、两木养殖、千福堂茶叶、大宇农牧为代表的精品种养基地,以景然园林、地锦农庄、山舞农庄为代表等特色农旅基地。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建设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2.提高农产品质量。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农资质量管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违规违法销售农资行为。加强产地安全管理,对农业产地实施分区管理,开展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加强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加大农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加快追溯体系建立和应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3.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大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到2020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完成引进、示范、推广种植业新品种20个,养殖业新品种10个。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推广轻质大棚、喷滴灌、频振灯等设施化栽培。优化农资商品结构,打造优质农资供应主渠道。(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4.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支持鼓励农业企业争创各级质量奖,支持农业企业积极创建各级标准化项目试点及标准化示范区。推进农业品牌认证与管理。支持农业企业申报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鼓励农业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标识,着力打造绿茶、花木、食用菌、小水果等区域性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农业品牌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加强商标管理,防止农产品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支持农业品牌“走出去”,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着力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扩大路口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旅游招商办)5.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思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现代农庄、农业科普基地、美丽乡村、创客服务站、乡村民宿等。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支持华聚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供销社改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示范、装备集成、多元融合、科技领先的展示示范窗口。做强做精休闲农业,以产业为基础,不断完善行吃住玩等配套设施,把景然园林建设成大景区,把哲农基地建设成水稻研学基地,把地锦农庄建设成生态园,把蓝莓基地建设成旅游体验综合体,对镇域内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区(点)开展星级评定,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到2020年建设3条以上休闲农旅精品线路。培育本土电商和引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相结合,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网络建设,力争3年内,全镇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销售量占比达到20%以上。(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旅游招商办)(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责任领导:周春林、刘子仁、柳碧波、杨进昌、龙平)6.加强农村生态系统修复。对农村生态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合理实施休耕、禁养、限养、禁伐、禁采,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山林保护范围。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湿,对部分确不适宜耕种的一般耕地实施退耕还湿,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农村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落实镇村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绿色生产。重点做好“五减量”,即推动农药化肥减量、添加剂减量、生活污水减量、废弃物排放减量、农业用水减量。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推广生物农药,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行最严格的添加剂饲料使用和监管制度,严禁使用添加剂超标饲料;推广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模式,实现无害化利用;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合理布局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残破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多样化高效利用,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到2020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进品种节水,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大力发展以管道灌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加强养殖排放、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执法监管工作,全面打击非法占用毁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生态环保办、水务管理站、林业站、动物防疫站)7.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三大战役”,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新家园。强化“十个严禁”要求,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稳步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建立完善覆盖到村的三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统筹陆地水域、岸线水域、水量水质等保护管理,突出麻林河、金井河治理和小微水体管护,推行工业、农业和生活节水,减少污水废水排放,中小河流及农村河道治理、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将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纳入执法日常工作。(责任单位:环委办、蓝天办、河长办)8.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五治(治厕、治圾、治房、治水、治风)为重点,强化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农村环境问题集中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环境面貌。全面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完善农村建房规划管理和审批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规范新建房屋规划管控,全面清理农村违法建筑。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1)治厕(责任单位:生态环保办)。2018年,完成旱厕改造150座。2019年,全面完成农村旱厕改造任务,消除农村旱厕。2020年,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全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2)治垃圾(责任单位:生态环保办)。全面开展农村垃圾简易填埋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暂存点)集中治理,重点整治垃圾不分类、垃圾焚烧、建筑垃圾乱倒等现象。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运。2018年: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村5个,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行政村达到100%;9月底前废除所有敞口垃圾池和简易焚烧设施;在镇机关、学校(含幼儿园)和医院(含卫生院)各创1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示范单位;按照上级农村垃圾分类标准规范,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探索“两网”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含幼儿园)和医院(含卫生院)达到100%;形成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和制度,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探索农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线上信息流与线下站点回收流和企业物流的统一。到2019年: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完善,分类体系运行良好;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3)治房(责任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国土所)。创新农民建房用地政策,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依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建立健全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和政策创新农民建房用地政策。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中,注重多规合一,将农村新建农房纳入规划管控、建房管理范围。到2020年,全面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旧房屋的清理整治。按照“农村双改”目标要求,推进特色居民建设。(4)治水(责任单位 :水务管理站)。加强全镇农村地区水体的治理,构建更加严格明晰的水域分级管护责任体系。到2020年,全县农村地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江河湖库水质达到预期目标,小微水体实现“五无”目标即“无垃极、无违建、无淤积、无损毁、无污染”,为顺利完成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5)治风(责任单位:纪检监察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把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严禁党员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导城乡居民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项不办的农村文明新风尚,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乱埋乱葬、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9.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对城乡生态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广泛开展身边增绿、五边(城边、路边、水边、村边、房边)造林,创建一批绿色示范村庄、乡村公园(绿色屋场)、绿色示范庭院,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责任单位:林业站)10.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继续稳步推进整合涉农建设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改革试点,形成“归口管理、决策民主、重点突出、投向科学,使用高效、群众满意”的基层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新一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创建工作,到2020年达到美丽乡村全覆盖。积极支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融合农事体验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乡村民宿、乡村康养旅游基地、乡村研学旅行基地、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精品旅游线路,到2020年,打造3家旅游民宿(挂牌)点。(责任单位:农业发展办、旅游招商办)
好党课网提供2021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x。更多精彩计划方案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镇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