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

<div><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 </div> <br/> <span>公文材料:</span>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这是一场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战争,更是一场捍卫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正义战争。东北抗联的历史,不仅是战争史,更是精神史。中华文化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爱国情操、坚贞气节、团结精神和顽强意志是其灵魂。<br/>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br/> 爱国情操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事变,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东北民众不甘被奴役,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携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站到了抵抗侵略的最前线。<br/> 东北抗日联军《十大要义歌》首句就是“拯救危亡,神圣天职,以身许国,誓死抗日。”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抗联英雄,他们以身许国的壮志,为国牺牲的忠诚,激励着东北抗联不屈不挠地战斗。据日方不完全统计,仅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关东军就战死4200人,伤病17.13万人;1936年至1937年9月,死伤2662人。同时,东北抗联不断出击,摧毁日伪军据点、破坏敌人交通线,极大地动摇了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对日军南下形成了有力牵制。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践行以身许国的誓言,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作出的杰出贡献。<br/> 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br/> 气节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脊梁,即坚持正义,有所不为的志气节操。这种对信念坚贞不移的气节,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一次次危境,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br/>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对抗日力量进行屠杀、镇压,无数东北抗联将士血洒疆场,英勇牺牲,其中师以上领导人100余人,军以上者30余人。周保中曾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优秀忠实的干部不断的牺牲,群众斗争中提拔的、培养的、教育的,赶不上牺牲的多”,但他始终教育战士们:“我们必须时刻准备上刺刀和敌人短兵相接,作最后的冲锋肉搏。宁肯为民族解放而流血,保全革命的贞操和气节,不能丝毫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不能变更共产党革命的态度。”<br/> 抗联第五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连十几名战士为守卫通往总部及密营的道路,在连长李海峰的带领下,坚守小孤山阵地,与400多日伪军从黎明战至天黑。李海峰双腿被炮火炸断,就让战友抬起自己继续射击。是役共毙伤日伪军100多人,留守作战的12名抗联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小孤山从此改名为“十二烈士山”。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的八位女战士随部西征时,在乌斯浑河边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被日军包围。子弹打光后,她们宁死不屈,在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携手投入冰冷河水,以身殉国,其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抱定信念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br/> 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br/> 中华文化历来注重团结,这是民族得以凝聚不散、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九·一八事变后,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和民众所组成的抗日义勇军一度风起云涌,但由于缺乏明确纲领和统一领导,在敌人绞杀下陆续失利瓦解。1933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党组织开始着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义勇军作战。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原本出身不同、信仰各异的爱国军民从此团结在这一共同旗帜下,勠力同心,携手抗日。<br/> 抗联第十军军长汪雅臣,原是反日山林队首领,名号“双龙”,后接受改编,加入抗联,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最后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出身绿林的抗日英雄,他牺牲前留驻的村子,在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双龙村”。<br/> 除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还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东北抗联中有很多朝鲜流亡爱国者和共产党员,他们加入抗联,和中国军民共御外侮。由于日本对苏联的侵略野心,中苏两国人民也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东北抗联的战斗,牵制了关东军的大批兵力,使其迟迟无法对苏联发动战略进攻。在1940年抗联最艰难之时,苏联接纳其入境整训,给予支援。抗联也不断派遣小部队回东北侦察,为苏军提供情报。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关东军发动进攻,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反攻,直到日本投降,东北光复。在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战斗中,东北抗日联军以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奋战,直到夺取最终的胜利。<br/>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br/> 中华文化自古崇尚坚韧意志和自强精神,面对艰难不低头,不放弃;遭遇挫折不灰心,不气馁,才能迎来最终胜利。<br/> 东北抗日联军所处的斗争环境之艰,是世界战争史所罕见的。日军不断进行残酷的“讨伐”“围剿”,后来更以“集团部落”的形式割断部队与群众的联系。在长达十四年的斗争中,抗联孤悬敌后,没有支援,后来更完全失去了和党中央的联系。东北地处高寒,冬季漫长,抗联长期在山间作战,冬季跋涉于天寒地冻的密林,夏季穿行于丛林沼泽之中。部队经常断绝给养,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以冰雪解渴,甚至饿着肚子与敌人周旋。但艰苦卓绝的环境不曾磨灭战士们的坚韧意志,始终践行着“一息尚存、誓死抗日”的信念。<br/> 东北抗日联军曾两次组织部队西征,意图与党中央取得联系。面对强大敌人,他们扬长避短展开游击战,同时开辟游击根据地,使之成为与敌人长期周旋的依托。在敌人广修“集团部落”,根据地被大肆破坏之后,抗联就在一些易守难攻的山林建立密营。艰苦而灵活的游击战,是东北抗联自强精神的写照。<br/> <p> **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更是一个有着不屈灵魂的英雄民族。这种灵魂流淌在华夏文明的血脉里,也闪烁在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的战斗精神中。它永载史册,永不磨灭,永远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将中华民族推向伟大的复兴之路。 </p> <p> <br/> </p> <p> <br/> </p> <p> <br/> </p> <p> <br/> </p> </div>&#13;
好党课网提供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公文范文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公文材料:东北抗联史是战争史也是精神史,公文材料,公文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521020
  • 大小 23.093KB
  • 页数 共5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