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公文范文 >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目录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2.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8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24.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75.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36.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287.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 31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 339.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揭示新时代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 3510.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39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如**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一、中国共产党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基础强调“党领导一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列宁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各级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工作计划时指出:“委员会应当领导地方运动的一切方面,管理党的全部地方机构、人力和物力。”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更是强调“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显然,“党领导一切”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性质所决定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部执政中就贯彻了“党领导一切”原则。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通过在中央国家机关设立党组和党委会、在各大行政区保留中央局建制和按行政区划建立地方各级党委会,确立了“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八大前后,根据毛zd“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重要指示,党中央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后,**反复强调“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根据这一讲话精神,党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开启了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新探索。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八大报告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最重要经验,并进一步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强调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这些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成果,都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二、党的十九大以来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和实践依据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在党的领导问题上又有了突破性的理论认识和重大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作为**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兜底管总的一条;二是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首要一条;三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之首;四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在总纲部分修正案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款;五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之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并就“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首要一条,而且是一个新的提法。在此前,党的文件中使用的多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何会有提法上的重大变化?这集中体现了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问题意识。党的十八大后至十九大召开前,十八届中央在任期内开展了12轮巡视,对277个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对16个省区市开展了“回头看”,对4个单位进行了“机动式”巡视,发现党内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严重。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提法,一是突出了“坚持和加强”,强调“坚持”前提下的“加强”、“改善”之中的“加强”,其落脚点和最终结果是“加强”而不是“削弱”;二是重在“全面领导”,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式的领导;三是强调“加强”基础上的不断“完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认识成果和实践要求,在收录党的十九大以来**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也得到了全面体现。《**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书记在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月xx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xx篇,分为xx个专题。第一个专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可以说是统揽全书的总论,其后第二个专题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除了在第二专题收录的x篇文献中进行专门论述外,在相当于序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其他各个专题,党的领导问题也多有涉及。如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收录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讲话,第一条要求就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点”,另一篇《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讲话,第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录的《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讲话,首先强调的就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第十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收录的《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讲话,概括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第十一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收录的《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和《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两篇讲话,分别强调了“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第十二专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收录的《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讲话,也提到了“党对教育领域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的问题,等等。还有一些专题收录的讲话,标题就直接强调了党的领导问题,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由此可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主题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要求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我们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工作实处《**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收录的四篇文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为我们如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落到工作实处指明了方向和途径。一是保持理论清醒、增强政治定力,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党的性质和国体性质所决定的,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在党的领导地位、作用问题上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中的基本方略,通过修宪,成为我国宪法的明文规定,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这就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有了宪法依据和宪法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而且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必然要求,在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决不能有任何含糊。二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否则就统一不了意志和行动,无法步调一致向前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以及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坚决维护**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团结、统一、稳定、繁荣的制胜机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党忠诚老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书记在十九大之后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行系统梳理,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他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时进一步强调,要“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明确提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此作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等六方面具体要求。对此,我们都要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落实、作出表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20xx年x月xx日,**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切实解决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不想抓”的问题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地位的重要性。意识形态是立党立国之根基,事关举什么样的旗帜、确立什么样的制度、坚持什么样的理论、走什么样的道路等重大问题。“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的复杂性。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尖锐复杂,随着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进步, 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西方一些势力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加紧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从国内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主流舆论与错误思潮持续交锋,思想认识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思想观念进步与道德行为失范并存,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更加复杂的挑战。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有效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同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如何在多元社会思潮中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多样价值观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多变思想格局中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压实政治责任,解决“不敢抓”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不敢抓”“没人抓”的问题。要压实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担负着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要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旗帜鲜明站到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的舆论导向, 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压实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纪律意识,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立场摇摆,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不能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当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攻击时,要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要压实阵地管理的政治责任。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最终要落实到阵地管理上。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把好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定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略,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所有舆论宣传阵地,自觉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各类阵地可管可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决不允许有“特殊媒体”和“舆论飞地”。增强本领能力,解决“不会抓”的问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增强本领能力,解决好“不会抓”“不善抓”的问题。要增强政治鉴别力。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实践中,意识形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相互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简单处理。要增强舆论引导力。舆论引导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把握“时”“度”“效”,善于引导舆论。“时”就是时机、节奏,精准把握时机、节奏,对做好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遇到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发声,及时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增强工作亲和力。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项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凝聚民力、争取民心的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做到以诚待人、以情感人,让人民群众真正发自内心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40年风雨无阻的坚定前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书记同志的这一重大判断,准确界定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自强自信。40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太多的机遇和挑战、太多的奋斗和收获、太多的感悟和思考,其中最为刻骨铭心的结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作为指导思想的“八个明确”,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有哪些特征?**书记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这就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亦即三大特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书记同志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郑重地拓展为四大组成部分,也就是四大特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这些特征中最本质的特征?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就具有这样的属性。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正是因为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成为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xx年的壮丽征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之无愧的开创者、推动者、引领者,中国共产党领导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性质、面貌和发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大优势?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比较、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一般认为,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更高”“一个更强”上: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平等、更高的文明、更强的凝聚力和整合力。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从何而来?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而来。而其优越性又从何而来?从实践而来,从人民而来,从真理而来,从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而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当然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和自信,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是空想。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源,是形成其他优势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世界上的政党不可胜数,几乎每一个政党都希望得到历史的认可、民众的支持,但真正能实现这一愿望并长期保持这一状态的政党并不多见。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已有xx年历史,成为执政党也已xx年,至今不仅稳如泰山,而且风华正茂,原因何在?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这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形象、实力和贡献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的党的性质、理想、宗旨和指导思想。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体现了阶级性、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建立、存在、发展的唯一目的,是不惧一切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zd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而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具有人民性而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理想、宗旨和指导思想,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体现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党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先进性。内在特质往往要通过外在形象体现出来。**书记同志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近百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铺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他们为党旗增光,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添彩,为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人民群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效交口称赞,党执政的基础更加巩固。一个政党要得到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认可,还必须有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既包括已经和正在显现的力量,也包括潜在的力量;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中国共产党由于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刚刚成立时就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至今仍在释放。同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显现的力量更是令人民为之自豪。比如,就硬实力而言,中国共产党有遍及城乡的xxx多万个基层组织,有奋战在各行各业的xxxx多万名党员,有坚定支持和追随的xx亿多人民,等等;就软实力而言,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有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等等。实力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巨大实力使她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一个政党所作出的贡献事关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是政党必须始终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干出了彪炳史册的业绩、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经过长期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人民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入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领导的范围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泛指领域,“东西南北中”泛指地域。党如何实施领导?主要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党的领导的内容和方式。内容主要是“方向”“大局”“政策”“改革”,方式主要是“把”“谋”“定”“促”。通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首要的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看,党的任何组织和成员,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都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凡属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都要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从精神状态上看,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从执政能力上看,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具体要着力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概括起来说,政治坚定是根本,作风优良是关键,本领高强是保证,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就能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只要我们在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就无比坚强,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首次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办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这件大事,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通过党的建设使党能够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从而有足够的能力做成做好这件大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守正出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国家通用的概念,但我们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改弦易辙,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性质问题。第二,是中国的,不是外国的。不是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现代化,不能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标准来评判。我们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完善过程中, 需要大胆而积极地借鉴其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有益成果,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今后也将继续这么做下去。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学生,是最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生。当我们今天越来越有资格做先生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今后也不会去给别人做教师爷,不会去教导别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只提供国家及全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只提供人类制度文明的中国成果,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知道,我们这种学习是胸怀大志,是为了完善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制度,是为了洋为中用,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全新创造, 而不是本末倒置,不是搞西方模式的中国版。第三,是现代化的,不是古代化的。我们的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的,而不是传统中国治理制度的修修补补。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政党、先进政党领导的现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国家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有信心和能力超越既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明程度,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未来走向。二是要积极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积极成果,绝不能在国家治理问题上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把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好的理念、做法、经验和制度,都当作封建主义的东西加以否定,但同时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古代传统国家治理的积极要素吸收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把这些积极要素与封建政治制度区别开来,这绝不是搞复古主义,更不是去美化中国传统皇权政治制度。不要忘了, 正是这个落后、腐朽的制度把中国拖进了近代积贫积弱的深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 就是为了推翻这个落后、腐朽的制度。今天要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为了给中国人民建设一个自己当家作主的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既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正如**书记指出的那样,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作为一党执政并长期执政的使命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承载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成败的全面责任和担当,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担当起这样的责任。因此,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贯穿其全部过程,从重大议题的提出到顶层设计,再到具体制度安排和制度的实施落实以及制度执行的监督保障,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播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都始终贯穿党的领导。要做到全面领导并且领导好,就必须有领导能力和水平作保证,就必须通过党的建设修得这样的功夫和能力。因此,《决定》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部分,非常巧妙地把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这种关系融会贯通成一体。首先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政治条件和道义支撑,也就是**书记要求的政治过硬,我们党必须通过这个制度切实做到永远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后面提到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两个维护”,以及党的全面领导,主要是谈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党要实现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就必须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保证。再后面提到的三个制度则属于党的建设范畴。只有以健全和完善的制度保证在党的建设中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做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真正有效实现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同时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使党的全面领导的过程,成为党更自觉地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实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保证党对政权的高效领导,这是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制度上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则,以保证党对政权的有效运作,这是党能够领导和善于领导的基本保证。因此,从党的执政方式考量,党的全面领导,应该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善于运用一切制度安排和领导资源去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高效治理与强力影响。这是党自觉遵循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领导人民实现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守正出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一伟大创造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文明、基本制度文明和重要制度文明,涉及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制度文明诸方面。我们坚信,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文明、最优越、最美好的制度,更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必将使中华民族以卓越的制度文明傲立于 21 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zd同志曾充满豪情地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改革开放初期,**同志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这个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今天,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同志所说的“最好的制度”正在向我们走来,让我们用接续奋斗、永久奋斗的实际行动去迎接它、创造它。深刻理解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书记同志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全面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加深理解、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书记同志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为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更好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长期的工作布局、发展规划,谋划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做好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科学决策,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有利于统筹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多方面诉求等因素,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科学立法工作,完善立法规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等等。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才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兴则国家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必将在我国展开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对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提纲挈领作用,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保证作用。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总要求提出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三个逻辑相统一的落脚点。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为了自身建设而进行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能力,最终完成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索。1979年,**同志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二大要求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明确了党的建设基本方向。此后,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总是把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密切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一以贯之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抓紧抓实,才使我们党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战胜了一个个挑战。同时,党自身也在领导伟大事业的实践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美好前景与艰难险阻都前所未有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如何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对党的领导有新定位,对党的领导和党自身建设关系的认识有新提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到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看起来只是几个字词的变化,实则意味深长、意义重大。显然,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以此作为党的建设总目标,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才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总之,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指南针、定盘星,是把关定向的。现在,党的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表现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方面。这些问题当然都要一一解决,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一个根本的方向性问题:党的建设出发点是什么?归宿是什么?检验标准是什么?很明显,那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了这个问题,党的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认清方向、完成任务。换言之,党的建设只有落实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目标上,才抓住了根本,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建设新格局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建设新格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在根据在于三者是高度一致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同志指出:“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历史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x年,为什么我们党的领导能力大大增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因为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政治远见和顽强意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组织上的坚强团结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极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所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效果与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提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权力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赋予各级党组织更多职权,也带来更大责任,要求更好地管党治党。更应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党内形成利益集团的危险尤须高度警惕。所有这些,都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此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党的建设新格局来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个“五加二”的党建新格局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的相关表述。政党是政治组织,必须强调政治。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解决好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问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纲举目张,各方面建设才能明确方向。思想建设要解决的是理想信念和宗旨问题,强调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成为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根基。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加强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得到保证。作风建设要解决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要增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都要以制度建设来落实和保证,因此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各项建设之中。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表明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也是党回应人民关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这一党的建设新格局涵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系统化,使党的各项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必将有力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质量,锻造“自身硬”的坚强领导核心。总之,用党的建设新格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进而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战略思维的创造性运用,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和灵魂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其核心和灵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全面领导。这就是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弱化了,都会出现短板效应,削弱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维护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党的全面领导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要求。首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既要坚定地总揽全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又要善于协调各方,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其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把领导作用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既要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再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要处理好“加强”与“改善”的关系,以“加强”为目的,以“改善”为途径,以“改善”达到“加强”。要探索党的领导规律,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方式,以科学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灵魂是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党,党的先进性首先来源于理论指导的先进性。党的十九大将**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这一科学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是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这一科学思想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经过实践的充分检验,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必然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灵魂。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把握其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指导性,始终坚信其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坚定性。只要全党坚持用这一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一定能实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目标。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书记在这次专题研讨班上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讲话,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史之所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确立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96年的发展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5年的管党治党经验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新中国的建设史是一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的奋斗史。新中国68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世界社会主义的运动史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经验教训。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逐渐成长为世界范围内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力量,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依靠各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20世纪中后期,世界社会主义之所以遭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大挫折,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忽视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放松共产党对国家各领域的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大势所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化解国内各种问题、矛盾与风险的现实需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机遇和新任务,我们党必须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建设,以优化执政状态,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应对社会风险,把握各种发展机遇,完成各项历史使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应对国际时局新变化,必须练好“内功”,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提升全党对国际社会的洞察力、对国际危机的应变力以及对中国声音的传播力,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落实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的现实需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相继提出,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从党的自身建设着手,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共识,集聚全党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带领全国各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民心所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两手抓,坚持正风反腐与党内监督两手硬。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衷心拥护,不仅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共同致力于改革发展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质和工人阶级先锋队属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勇气和魄力,顺应了民心民意,塑造了党的形象,让人民大众看到了一个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政党。但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阵风,人民大众期待全面从严治党走向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取得更大的成效;期待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既是当前我们党能够民心所向的根源,又是我们党保持民心所向的路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奋斗目标,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发展方法,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全面发展。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中国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各个方面,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统领而展开。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三步走”和“两个一百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论。二是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融为一体,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三是对中国梦实现途径的论述,阐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紧密相连。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两者是目标与路径的内在统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发展的理念和方法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重任,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而提出的战略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首先,新发展理念赋予发展理论以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为兴国之要,相继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论及战略。新发展理念在延续发展主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挑战,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拓展了新时期发展理论的内涵。其次,新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发展理念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实现了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最后,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引领,是对“人民主体论”的坚持和发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依靠力量和评判标准。相对于资本主导发展逻辑带来的贫富差距、社会失衡、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命题,提出了超越资本逻辑的另一种发展路径,体现了发展的人民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价值坐标和方法论。以“四个全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并形成了“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对于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正如**书记所指出的,“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其重大意义在于,着眼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抓住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的战略思维,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图。其次,“四个全面”在推进四大领域各自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将其整合为由一大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构成的逻辑整体,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全面提升了我国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化水平。最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发展、改革、法治和党的建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阶段的新跨越;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将依法治国定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作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要论断,提出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坚定理想信念、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重要思想,推动了各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是**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精辟概括,抓住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方案行不通。只有进行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建立一个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社会问题上,我们党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推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带领人民开始了一场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革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可以说,没有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xx年的实践,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没有改革开放xx年的伟大实践,就不会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场具有新的性质和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比如,新时代要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解决重大社会矛盾,进行伟大斗争解决重大矛盾,建设伟大工程重塑政治生态,推进伟大事业攻克发展难关。要在呈现美好未来的同时防范重大社会风险,全面掌握社会风险成因,有效化解社会风险振荡,及时中止社会风险演化。再比如,新时代要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新时代要实现从解决旧的主要矛盾向解决新的主要矛盾过渡,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包括更为广泛的领域、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提高的层次、更为自主的选择;从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到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矛盾更具复杂性多样性,任务更具精准性差异性,标准更具现代性综合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揭示新时代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依据新时代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要求。这一要求凸显了我们党所具有的执政智慧和实践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党学说,揭示了新时代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对党更有效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针对一个时期以来存在着党的领导被严重弱化、党建缺失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把建党治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正本清源,旗帜鲜明地提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工作,无一不是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抓起,最终落脚在如何提高党长期执政的能力上。五年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零容忍惩治腐败,集中整饬党风,重塑理想信念,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无畏勇气和坚强决心,成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与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五年来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党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共同奋斗思想基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提供全面从严治党新路径;严明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组织保证;始终以人民为根本,把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为实现奋斗目标强基固本;确立领导核心,站稳政治立场,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注重以上率下,推强力问责,把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史为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其他三个“全面”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因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因为改革开放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确保改革开放事业的正确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样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因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而且要在“问题倒逼”中探索长期执政党所面对的社会阶段性特征和世界趋势性变化的新特点。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个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要能够立足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推动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推进既符合本国实际又能引领时代潮流的的伟大事业一往无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先进的政党能不能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是世界各个政党面临的难题。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进行了总布局,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报告将此前的“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发展为“六大建设和一项斗争(“x+x”)。十九大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并首次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和全党有一个坚强的核心,这是我们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始终保持先进性也是我们党的重要经验。**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致的。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书记反复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必须把党的领导具体地务实地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首要的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不渝拥护**书记同志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用**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民心始终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正风肃纪,迅速查处,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绩,充分展现了党为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巨大努力。这些理论和实践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航向。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第一句就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书记深刻总结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进而又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和成功的最根本、最关键原因,离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为之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zd、**等历代中央领导核心都曾反复强调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党建新思想,推出一系列党建新举措,使曾经一度出现的党的领导弱化、虚化和从严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组织上的坚强团结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极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增强,从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领域,覆盖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贯穿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对此,**书记曾经形象地说过,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要体现在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上。通过强化党的政治领导,确保党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强化思想领导,使全体党员不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要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就是说,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各级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要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绝不仅仅是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也是工作准则和具体要求,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然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要靠党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四要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规划和战略重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应当而且必须统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协调领导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必须加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步伐。**同志早就说过:“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然会赋予各级党组织更多职权,同时也会带来更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真正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好党课网提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公文范文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关理论文章汇编(10篇),党的全面领导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573998
  • 大小 140.000KB
  • 页数 共38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